跳過廣告...
領了就跑?加碼「生育補助」 彰化人口仍外流
彰化生育每胎補助3萬元。圖/台視新聞
▲彰化生育每胎補助3萬元。圖/台視新聞
字級:
A+
A-


彰化縣人口外流嚴重,今年10月底縣民人數已經跌破126萬,當初縣府鼓勵年輕人返鄉就業,編列創業補助獎勵以及生育每胎補助3萬;過去6年彰化縣就發出20多億生育補助,但不少人領了錢就跑,現在縣府有意祭出附加條款;但因為無法限制人民居住自由,目前還是只能柔性勸導。

彰化生育每胎補助3萬 過去6年發出20多億元

為了鼓勵年輕人多多生育,彰化縣生育每胎補助3萬元,各鄉鎮市也會發生育補助,有的鄉鎮還加碼第二胎獎金,這也讓彰化縣去年出生率居全台之冠,近6年來,更發出20多億生育補助,但其中有不少人領到了錢就遷戶口到其他縣市,讓彰化縣仍有人口外流問題。



民眾表示,聽過有人領完這3萬就跑去台中,「因為台中是直轄市,它的育嬰津貼可能就比較好」;有民認為,「可能人口老化也是一個問題」。

彰化縣人口外流情況嚴重,根據統計,今年初還有126萬5654人,但到10月底剩125萬7033人,平均每個月減少862人,扣除自然死亡數字,每個月平均遷出約400人,依人口遞減律推估,明年底恐怕跌破125萬人,因此縣府也積極想辦法將人留下來。彰化縣府社會處副處長陳素貞表示,「我們現在努力打造一個友善的育兒環境,目前有4個地方的親子館。」
領了就跑?加碼「生育補助」 彰化人口仍外流
(彰化縣人口外流情況嚴重。圖/台視新聞)

無法限制居住自由 縣府擬訂遷出禁令但碰壁

一開始縣府還打算祭出附加條款,但因為會違反憲法遷徙自由,所以目前還是只能柔性勸導,縣府社會處也從今年8月開始,加碼育兒津貼和托育補助,努力打造友善育兒環境,並編列預算補助創業獎勵金,減輕民眾育兒負擔 ,增加工作機會和打造宜居環境,希望年輕人從工作、結婚到生小孩都能留在彰化,不再讓人口「跌跌不休」。

※本文授權自台視新聞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25天本土+0 境外+8 二級警戒延長至12/13
今新增8例境外移入。圖/指揮中心提供
▲今新增8例境外移入。圖/指揮中心提供
字級:
A+
A-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9)日公布國內新增8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此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宣布自今(2021)年11月30日至12月13日維持疫情警戒標準為第二級,相關規定和措施並沒有太大改變。


(二級警戒延長至12/13。圖/指揮中心提供)




(二級警戒相關規定和措施並無太大改變。圖/指揮中心提供)

境外移入+8 分別自越南、印尼、柬埔寨、美國

指揮中心說明,今日新增8例境外移入個案,為7例男性、1例女性,年齡介於10多歲至60多歲,分別自越南(4例,案16700-16703)、印尼(案16704)、柬埔寨(2案,案16705、16706)及美國(案16707)入境,入境日介於今(2021)年11月15日至11月26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詳如新聞稿附件。


(11月29日新增境外移入COVID-19確診個案表(點圖可放大檢視)。圖/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4,439,574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含4,421,667例排除),其中16,596例確診,分別為1,952例境外移入,14,590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無新增空號病例,累計111例移除為空號。2020年起累計848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6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臺北市321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臺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臺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本文授權自台視新聞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國衛院最新研究 阿茲海默恐加速新冠感染
國衛院最新研究顯示,阿茲海默恐加速新冠肺炎感染。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國衛院最新研究顯示,阿茲海默恐加速新冠肺炎感染。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字級:
A+
A-


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顯示,阿茲海默症的主要病理特徵乙型類澱粉蛋白(Aβ)的Aβ1-42,將會加速新冠病毒感染,並增加與發炎反應相關的白細胞介素-6(IL-6)表現,可能因此提高染疫負面影響,這是首度證實「阿茲海默症」和「新冠肺炎」兩者的相關性,而且研究推估,在染疫後更容易惡化。

阿茲海默主要病徵Aβ1-42 讓病毒加速感染、惡化

國衛院神經及精神醫學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謝奉勳表示,研究鎖定阿茲海默症,並且聚焦在病理特徵毒性最高的Aβ1-42。經過體外實驗發現,Aβ1-42可與新冠病毒表面的棘蛋白、尤其是S1蛋白結合;也發現Aβ1-42可增強S1蛋白與宿主受體的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ACE2)結合。



謝奉勳進一步解釋,S1蛋白與ACE2的關係,類似鑰匙與鑰匙孔,需結合才能進入宿主體內,引發感染,而經他們的研究發現,Aβ1-42可使兩者加強結合。此外,在偽病毒感染模型實驗也發現,Aβ1-42會加速病毒感染,且提高發炎反應相關的IL-6表現。

國衛院:或許未來 阿茲海默治療藥可望降低重症風險

進一步於小鼠實驗發現,S1蛋白會減緩血液Aβ1-42的清除作用,但使用研發的Aβ抗體(NP106)後,就可正常排除,抑制代謝延緩現象。這項研究證實,阿茲海默症與新冠病毒病理可能互相影響,或許未來,阿茲海默症的治療藥物,也有機會降低COVID-19重症發生風險,提供一個發展方向。

有別於國外以推論性研究為主,此研究是經實驗驗證,目前結果已經發表在《國際分子科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lecular Sciences)中。而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DI)統計,新冠肺炎死亡人數約有25%至45%為失智症患者。

至於根據我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統計,截至25日止,我國約1.6萬名染疫患者中,僅有8例載明是失智症,但是否有確實登記仍須釐清。

※本文授權自台視新聞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