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
A+
|
A-
故宮展出伊斯蘭印象特展,其中最有趣的展品,就是阿拉丁神燈造型的<青花瓷燈具>,專家分析除了外型吸睛,更是中西融合下的重要產物。另一張<明人瑞應圖>描寫國外使節,向皇帝進貢"麒麟"的畫面,其實畫的就是現在的"長頸鹿",描繪相當有趣。觀展人也能從展覽中,感受中西文化交流的軌跡。
像極了阿拉丁神燈,彷彿輕撫就能看見精靈,不過瓷器上頭圖樣,卻是充滿詩意的青花紋飾,這是明朝的青花花卉紋燈,專家推測,鄭和下西洋曾經過多個伊斯蘭教國家,在西方又出土了許多油燈陶器,這應為15世紀"中西交流下的產物",一旁的青花瓷陶罐上,佈滿幾合多邊形與星星形狀,也是以伊斯蘭世界藥罐作為參考。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余佩瑾:「後來十三世紀的陶藥罐就往外傳播,除了大家都很熟悉的,義大利馬約利卡陶器之外,在中國的景德鎮瓷廠,就生產了這類青花瓷的造型。」
就像是古代的繪本故事書,古畫插圖色彩鮮豔,記載明代宮廷生活場景,除了仕女、官員,也可看見大量雲霧、山石、建築與河道,巧妙的是,西方"波斯細密畫"中,雲彩、山川也可看見類似畫風,專家推敲,是中國圖像"西傳"的最好證明!
而陳列展場最明顯位置,描繪孟加拉使節,向永樂皇帝進貢"麒麟"的概況,而當時畫中描繪的麒麟,其實就是來自東非的長頸鹿。
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余佩瑾:「明朝造訪索馬利亞,這個地區的人是把長頸鹿,叫作"giri",發音跟"麒麟"很像,古代人相信就只有國運昌隆、天下太平,瑞獸才會出現,所以明成祖看到長頸鹿,當然非常開心。」
除了故宮展出,有著圓滾滾的大眼睛,俏皮神情,奈良美智特展最後一站,11/16起,將在南美館展出,而,12月也將在華山舉辦,展覽一場接一場,勢必吸引藝文愛好者的駐足。(記者周恬吏、連詩修/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