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過廣告...
最前線新聞
全球面臨"輸入型通膨" 荷包保衛專家教戰
字級:
A+
A-

疫情趨緩,經濟正迎來復甦,但物價持續攀升,台灣究竟是否有通膨問題?專家分析,全球正面臨「輸入型通膨」,國際原物料、運費大漲,導致廠商進貨成本增加,而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最貼近民生的餐飲業,美牛漲幅超過五成史上最高,一片蔥油餅,青蔥、雞蛋、炸油連翻漲,業者咬牙凍漲,民眾又該如何守住荷包。

蔥油餅泡入熱油中,炸到表面蓬鬆金黃上色,打入雞蛋,再加上青蔥,炸到金黃酥脆,香氣四溢的激蛋蔥油餅,塗上醬料,香菜提味,一片賣49元,老闆不敢漲價,但裡頭的青蔥、雞蛋、炸油,紛紛漲聲響起,漲最兇的青蔥,短短幾個月漲了一倍。

台北市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秘書長陳彥同:「以蔥來講的話,我們之前一把蔥差不多在以往的話,差不多7、80不到100塊,然後在前一波調漲到100多塊,到現在200多塊,油的話現在目前一桶的話,之前是700多塊,現在目前的話將近800塊左右,蛋的話,我們之前的話一箱的話將近20斤,20斤的話差不多,之前的價格差不多是500多塊,現在漲到700多塊。」

寧夏夜市的攤商,努力地撐過疫情,盼來解封後久違的人潮,理應不會輕易喊漲,但成本壓力從年初到現在,不但沒有緩解還變本加厲,部份攤商掛起漲價公告,但少部份選擇自行吸收成本,就怕物價漲影響消費習慣,民眾選擇「吃飽不吃巧」。

台北市寧夏夜市觀光協會秘書長陳彥同:「我們本身是做蔥油餅的,對一些吃的部份來講的話,它算是屬於吃巧,然後不屬於吃飽的項目,同樣一個價格產品的話,大部份受薪階級,他寧願把價格拿去吃飯吃麵,相對於我們屬於比較點心類的話,就比較吃虧一點。」

通膨海嘯,趁十月疫情剛解封,猛然席捲台灣,由於國際原物料、運費大漲,導致廠商進貨成本增加,連帶推升物價飆漲,專家分析「輸入型通膨」,是全世界共同面臨的難題。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第一個就是過度的貨幣供給,主要央行印太多的鈔票,然後第二個情況,主要市場跟供應鏈的供不應求,那第三個現象,其實最主要就是說美元的持續走緩,大眾物資都是美元計價,當我們輸入這些大眾物資的時候,造成廠商的成本上揚。」

用數據來說話,從今年2月開始,躉售物價指數年增率跟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出現了交叉,兩者距離愈拉愈大,表示民眾對通膨的感受會更強烈。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那這個剪刀叉越擴大,就是廠商它的成本壓力越大,它必須要轉嫁到消費者物價指數,轉嫁到消費者。」

疫情加重了輸入型通膨,漲最兇的美國牛肉,漲幅超過五成最明顯,美國安格斯牛排在烤盤上滋滋作響,烙印上美味的格紋,國內連鎖牛排火鍋餐飲集團,從事美牛進口13年,認為供需失衡,加上運價飛漲,導致美牛翻倍漲,來到史上最高。

連鎖餐飲集團產品經理Kevin:「之前因為疫情,美國牛肉極缺,全世界都在搶,包含中南美洲的牛肉,全體上漲幅都已經接近五到七成,以我們店最受歡迎的肋眼牛排來說,每公斤大約已經從六百元漲到一千兩百元,可以說是史上最高,目前我們都還是咬牙吸收整個成本。」

餐飲業漲與不漲陷入兩難,面對物價將持續攀升,但薪水卻沒漲,民眾該如何守住荷包。

台灣經濟研究院研究員邱達生:「第一個是開源,想辦法去擴大,自己的一些被動收入,你只要讓你的投報率,能夠超過現在的通貨膨脹率百分之2.58,這樣應該不是很難,另外一個是節流,就是用記帳的方式,在做每一筆的消費之前,可能要更加的謹慎,為什麼,因為我們要想辦法,讓我們現在的這種收入能夠穩定,以備未來的這種通膨繼續惡化。」

復甦與通膨正在拔河,這段期間,政府要是不出手穩定物價,民眾手中的錢,只怕將越來越薄。(記者黃梅琴、謝隆証、黃彥彰/台北採訪報導)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字級:
A+
A-

以上個股名稱與代號之關連為程式匹配,可能有個股名稱與文意不符之情況,僅供參考。

相關新聞


()
更新:
最高:尚無資料
最低:尚無資料
成交量:尚無資料
開盤:尚無資料
本網站之報價皆為延遲資訊,僅供使用者參考用不做為投資建議,本公司不對資料之正確性、完整性與即時性負任何責任。
台股資料來源以臺灣證券交易所證券櫃檯買賣中心臺灣期貨交易所公告為準;美股報價由TradingView提供,使用本網站資訊服務前,請您詳閱服務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