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球都在瘋搶晶片,這讓身為半導體代工龍頭的
SEMI研究總監曾瑞榆:「我們講重複下單這種的雜音,其實去年年底就有了,很顯然這個需求是,比大家想的還強勁,所以我覺得以訂單能見度,目前到第三季都沒有什麼問題的情況下,這個應該是還不算一個風險。」
SEMI國際半導體協會,看今年半導體熱絡的景象,供應鏈客戶不只重複下單,有不少IC設計廠,包括中國客戶更是重複又重複的持續下單,會這麼害怕,因為貿易戰也因為晶圓產能短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群聯電子董事長潘健成:「我們的庫存水位其實還不錯,現在最重要不是Flash,而是控制晶片供給非常的緊張,(需求呢)需求其實很強,現在我們是不太敢接單。」
AI製造研究中心主任簡禎富:「這一次這樣的短缺,如果不是在台灣製造,我相信會影響更大,事實上台灣的製造,他的彈性能力,我覺得剛好是能夠解決,這一次全世界在半導體,供應鏈上短缺的問題。」
也是清大講座教授的簡禎富直言,這次若不是台灣,恐怕全球供應鏈會更慘,不過這一波瘋狂重複下單的狀況,投資人更需謹慎看待。
SEMI研究總監 曾瑞榆:「未來當然有會有需要,修正的一天一定有,對等到疫情回到一個舒緩,回到一個比較正常的循環的時候,勢必還是會有一個修正的時候。」
AI製造研究中心主任簡禎富:「在整個數位轉型的過程裡面,台灣應該要把這樣,製造管理的軟實力,讓全世界更了解,也不一定每個地方要蓋晶圓廠。」
疫情之後帶動的數位轉型,暴發對半導體強大的需求,眼前戶搶訂在預料之中,但是當潮水退去,還能把握住真正客戶和價值,才是實實在在的競爭力。(記者朱月英、姚尹哲/新竹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