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宣布將撤銷三星電子、SK海力士在中國廠區使用美國技術的特別豁免後,兩家公司1日股價同步重挫,拖累南韓KOSPI指數走低。不過最新市場傳出,三星近期在獲得特斯拉的訂單後,正準備恢復泰勒工廠的運營,計劃從9月開始部署人員,建立2奈米生產線。
首爾經濟電視台主播:「三星電子即將展開美國德州泰勒半導體工廠的設備採購。」
目標明年4月完成裝機,並加快量產時程。三星電子傳出,正衝刺德州泰勒工廠的最後建設階段,計劃從9月開始部署人員,建立2奈米生產線。
根據韓媒報導,業界人士透露,第一批員工將於9月初進駐,其餘則會在11月加入。三星還任命了泰勒廠新負責人,預計到明年年底,產能將達到每月16000至17000片12吋晶圓,到明年年底,將投資約28.9億美元。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教授 謝易叡:「三星這次2奈米的規劃,跟之前慘遭滑鐵盧的3奈米有很大的不同,他現在主要是採穩紮穩打的方式。第一步先找客戶,所以美國的德州泰勒工廠,他主要配合的客戶就是特斯拉A16的AI晶片,接著就是規劃產能、兩奈米的良率。」
專家分析,三星這回展現出破釜沉舟的決心,但相較於
不過,美國近期宣布收緊對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在中國製造晶片的限制,讓三星電子跌3.01%,SK海力士跌4.83%,拖累韓國綜合股價指數走低1.35%。
豐銀投顧分析師 李世新:「因為SK海力士的HBM目前算是全世界的領先者,所以即便掉了中國的記憶體市場這一塊,其實他仍然可以靠著美國的市場站穩腳步,但是如果是三星的話,可能相對就會比較有麻煩。他的良率,一直沒有辦法追上
根據專家觀察,南韓兩大記憶體巨頭中,三星受影響較大,因為中國是三星最大的記憶體市場,尤其是高階產品可能受到衝擊,同時中國本土記憶體的發展也逐漸起步。
至於台灣記憶體廠商方面,影響則相對有限,下半年業績還是要看產品報價和市場需求而定。(記者楊珩、黃柏凱/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