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新聞》記者 黃靖棻:「Hey VIVE,幫我播音樂。你聽到了嗎,音樂其實是從眼鏡的邊框傳出來的,透過獨家技術聲音不會擴散,會直接傳到我的耳邊,而且旁邊的人其實聽不太到,但同時也會保留讓你聽見環境音的安全感。」
邊逛街、邊聽歌,還可以一邊用第一人稱視角,把眼睛看到的環境同步拍照或錄影,影像也會及時匯入手機相簿,更重要的是AI眼鏡支援繁體中文,呼叫AI語音助理,只需要用聲控。
《非凡新聞》記者 黃靖棻:「AI語音助理變成生活小幫手,像現在我戴上它,Hey VIVE,幫我看一下現在這裡在幹嘛?(此處現在正在舉辦一場活動,或展覽,現場有許多人在場,還有一位攝影師正在拍攝)。」
門市首位消費者 視障者陳先生:「不管在生活中閱讀一些招牌,各方面,或是在工作上面,讀書上面去閱讀相關的文件,紙本的文件的時候,它可以有個很方便的動作。」
另外Meta傳出可能會在9月舉行的Connect 2025大會,發表首款具備顯示螢幕的消費AI眼鏡,定價約800美元,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預估,未來2 年出貨量約15~20萬副。
3C達人 壹哥:「目前的發展趨勢,絕對是朝輕薄的AR眼鏡,帶有螢幕的智慧眼鏡。一個問題就是它的電力,另外就是拍攝隱私的問題,現在目前也受到法規限制,這些都還要2、3年時間去做發展。」
AI智慧眼鏡大戰開打,隨著Meta、Goole、HTC加入戰局,達人認為,在追求時尚外觀的同時,AI與AR的整合應用也是硬體設計一大挑戰,最終產品的市場接受度如何,恐怕需要一段時間才有答案。(記者黃靖棻、陳昱志/台北採訪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