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最新宣布,計畫在下次大選前,將投票年齡下修到16歲,首相施凱爾表示,如果可以工作和納稅,就該享有投票權,許多學生樂見其成,但也有一份民調顯示,有將近一半的16、7歲青少年,不認為自己應該有投票權。
17歲英國學生 Isabelle Laine-Euden:「我很高興,因為一直以來只能看著年長的人投票,真的很煩,因為說實話,這些政策影響到的不是他們,而是我們的未來,但我也有點擔心有人會直接照父母說的做。」
英國政府宣布,計畫將選舉投票年齡從18歲下修到16歲,代表到下次的2029年大選時,至少會多160萬人有資格投票,這是執政的工黨去年的競選承諾,也將使英國和奧地利、巴西一樣,成為全球投票年齡最低的國家之一,對此英國民眾看法不一。
英國高中生:「我們還沒有足夠的人生經驗,大多數16歲青少年還沒獨立生活,所以不會知道要投給誰,而且我們才16歲,大腦還沒發育完全,很容易受到影響。」
英國民眾:「我覺得18歲投票不錯,但16歲就有點太年輕了。」
反對派質疑,政府祭出這項政策,是為了拯救上次大選後工黨直線下降的支持率,因為傳統上年輕人更可能傾向中間偏左的工黨。根據對16到17歲青少年做的民調,有三分之一表示會投給工黨,兩成支持改革黨,不過實際上有多少人真的會去投票,也是個問題。
Merlin Strategy研究主管 Julian Gallie:「在我們的民調中,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16、17歲青少年表示他們一定會去投票。」
英國高中生:「老實說我應該不會去投票。」
Channel 4 News記者:「你不會嗎?」
英國高中生:「我應該不會投票。」
Channel 4 News記者:「為什麼呢?」
英國高中生:「說實話我對政治不是很感興趣。」
Channel 4 News記者:「那你呢?你會投票嗎?」
英國高中生:「不會,因為我對政治了解不多,所以很可能會投錯人。」
這項改革還需要經過國會批准,但工黨在國會擁有壓倒性的多數席次,幾乎確定能順利過關。(記者魏嘉瑢、鄧邦貫/綜合報導)